各国际学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学院:
为了适应国际学生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根据成人影视国际学生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现开展201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201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领导小组,一般由负责研究生培养的院长任组长,全面组织协调制定工作。召开有关研讨会或培养方案论证会,最好有外校专家介入,会议要由专人记录并备案。
二、制定依据
1.依据《温州大学国际学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温
大行政〔2018〕145号)(附件1)
窗体顶端 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另参考教育硕士教指委和工程硕士教指委的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进行修订(附件2);
窗体底端
2.全日制学硕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专硕基本学制为2.5-3年,非全日制专硕基本学制为3年,具体参照《2019年温州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设置及收费标准》(附件3)。
窗体底端
三、制定范围
2019年招生的国际学生学硕所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专硕各专业。
四、制定原则
窗体顶端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务必体现“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更有利于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适应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窗体底端
2.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课程名称要规范,可参考国内外大学同类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系和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窗体顶端
3.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内完成(理工科类学院建议课程尽量多的安排在第一学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除个别技能课外,课程学习一般不安排在第四、五、六学期。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4.各学院对2018级培养方案中一直无学生选修的课程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窗体顶端
5.课程设置要有系统性,理顺前后衔接关系。课程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教学内容能体现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开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应在培养方案中列出。杜绝因人设课现象。
窗体底端
窗 6.课程编码请使用输入留学生教务系统的课程编码。
7.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应与2019级招生目录一致。
8.关于公共课程的学分安排:见《温州大学国际学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温大行政〔2018〕145号)(附件1)
窗体顶端 9.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附件4),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
窗体底端
五、工作进度
窗体顶端
4月24日:留管部署2019级国际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4月25日--5月10日:招生学院组织研究、讨论,形成2019级国际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各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核定;
5月20日前,招生学院将核定通过后的培养方案(纸质版及电子版)报送留管部北3-118 汪丹处;
之后根据2019年新制定的培养方案,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和任务。
窗体底端
六、联系人:汪丹 办公电话:86599837 手机短号:688350
温州大学留管部
2019.4.24
附件1 .《温州大学国际学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附件2 《部分专业培养方案教指委指导文件》
· 附件3 《2019年温州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设置及收费标准》
附件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
附件5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