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陆续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教育专题。5月底,推出“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一题,介绍金华浦江郑氏家族孝义治家、家规促廉洁、家规促延绵的历史事实和对当代党员的启示意义。6月4日,我院党总支组织两个教工党支部的全体党员、教工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非党的教研室主任等浦江郑义门实地参观考察,接受廉政教育。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牌坊。第一座即为明朝皇帝朱元璋亲题的“江南第一家”牌坊,第二座“孝义门”、第三座“三朝旌表”,皆为宋元明朝廷对郑家的致高表彰;从第四座“有序”到第七座“取义成仁”,都是郑家治家的核心;第八座“礼部尚书”为郑家十五代173位出仕者的最高官员级别;而第九座牌坊——“九世同居坊”则向世人展示了家庭历经三百年和睦而居的景象,也揭示了“义门”的由来——多代同居为义门。讲解员说“九世同居”实则是十五世同居,因为九十数目字中的最大数字,所以用九来表示,在其鼎盛期人口达到3300人。党员们都对这个古代大家庭的治理发出了由衷的惊叹,同时对其传世家规的具体内容充满了好奇。
在第一座牌坊的左侧内是作为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的一个现代馆。进入管内,一百六十八条家规赫然出现在巨幅墙面上。党员们仔细阅读,感叹着家规内容之全之细,治家之严之有序,人伦之亲之和睦,同时也对比了家庭观念的传承和变化。一些党员表示,有些家规如邻里关系条款对现在来说还很实用,对充满竞争的当下社会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一些党员说,家规的某些条款在现在虽然已经不适用,但其表达的如“严谨”、“恭敬”、“有序”等态度和观念恰是当下非常需要的。看完墙上的《家规》主要,讲解员还带领大家观看了3D郑家场景模拟和郑家名士事迹。
走出廉政馆,很快就进入郑义门这个千年古镇。古镇的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以灰色的瓦片和白色的墙壁为主,坐落于小河两旁,颇具古朴的江南水乡特色。其中还保留了多处祠堂、厅堂以及庭院式古建筑,合理的总体布局,通透的建筑风格,庄严的厅堂设计,古老的牌匾装饰以及幸存的几株古木,仿佛都是这个大家庭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仿佛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国理家都一样。家是国的细胞,国由千万个家组成,家和万事兴,国泰而民安。
小镇环境优美,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据介绍,这里居住着仍都是郑家的后裔,沿溪两旁主要道路上开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大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土特产、布艺、饰品、玩具等,当然也不乏咖啡吧、茶座、副食之类的,虽然店铺鳞次节比,但听不到那种大呼小叫声。显然今天小镇在保留了当年的古朴之外显得更加繁荣昌盛了,但仍能给人以安然、优雅、有序的感觉,她似乎告诉人们,郑氏的家规家训仍在发挥着作用,郑氏的家风仍在他的后人身上延续!
郑义门的参观活动不到半天时间就结束了,但全体党员们围绕小镇,围绕郑氏家规而展开的家与国,官与民,清与廉等的讨论一直在持续,都在探寻着郑氏家规的现代意义。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参访活动收获颇丰,是一次很好的廉政教育。